首页 | 试卷 | 课件 | 教案 | 素材 | 备课 | 中考 | 高考 | 教师频道 | 会员区 | 手机版



您的位置:数学教案 >>新课标人教版 >>七年级上 >>第3章一元一次方程 >>3.2解一元一次方程(一)——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>>

3.2解一元一次方程(一)——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学设计(2课时)
上传者:   加入日期:15-10-15
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3.2解一元一次方程(一)——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学设计(2课时)
第1课时 合并同类项
教学目标:
1.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,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.
2.学会合并同类项,会解“ax+bx=c”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.
3.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,分析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,列出方程.
教学重点: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,会解 “ax+bx=c”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.
教学难点: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,找出相等关系,列出方程.
教学过程:
一、设置情境,提出问题
(出示背景资料)约公元820年,中亚细亚的数学家阿尔-花拉子米写了一本代数书,重点论述怎样解方程.这本书的拉丁文译本取名为《对消与还原》.“对消”与“还原”是什么意思呢?通过下面几节课的学习讨论,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回答这个问题.
出示课本P86问题1:
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,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,今年购买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.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?
二、探索分析,解决问题
引导学生回忆:
实际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
设问1:如何列方程?分哪些步骤?
师生讨论分析:
(1)设未知数:前年这个学校购买计算机x台;
(2)找相等关系:
前年购买量+去年购买量+今年购买量=140台.
(3)列方程:x+2x+4x=140.
设问2:怎样解这个方程?如何将这个方程转化为“x=a”的形式?学生观察、思考:
根据分配律,可以把含 x的项合并,即
x+2x+4x=(1+2+4)x=7x
老师板演解方程过程:略.
为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理解,可以在上述过程中标上箭头和框图.
设问3:在以上解方程的过程中“合并”起了什么作用?每一步的根据是什么?
学生讨论回答,师生共同整理:
“合并”是一种恒等变形,它使方程变得简单,更接近“x=a”的形式.
三、拓广探索,比较分析
学生思考回答:若设去年购买计算机x台,得方程
+x+2x=140.
若设今年购买计算机x台,得方程
++x=140.
课本P87例2.
问题:①每相邻两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?
②用x表示其中任意一个数,那么与x相邻的两个数怎样表示?
③根据题意列方程解答.
四、综合应用,巩固提高
1.课本P88练习第1,2题.
2.一个黑白足球的表面一共有32个皮块,其中有若干块黑色五边形和白色六边形,黑、白皮块的数目之比为3:5,问黑色皮块有多少?
(学生思考、讨论出多种解法,师生共同讲评.)
3.有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成-1,2,-4,8,-16,32,……,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和是-960.求这三个数.
五、课时小结
1.你今天学习的解方程有哪些步骤,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?
2.今天讨论的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有何共同特点?
学生思考后回答、整理:
解方程的步骤及依据分别是:合并和系数化为1;总量=各部分量的和.
第2课时 移项
教学目标:
1.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,建立方程解决问题,进一步认识方程模型的重要性.
2.掌握移项方法,学会解“ax+b=cx+d”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,理解解方程的目标,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.
教学重点: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,会解 “ax+b=cx+d”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.
教学难点: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,列出方程.
教学过程:
一、提出问题
出示课本P88问题2:
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,如果每人分3本,则剩余20本;如果每人分4本,则还缺25本.这个班有多少学生?
二、分析问题
引导学生回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.
学生讨论、分析:
1.设未知数: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.
2.找相等关系:这批书的总本数是一个定值,表示它的两个等式相等.
3.列方程:3x+20=4x-25 … (1)
 设问1:怎样解这个方程?它与上节课遇到的方程有何不同?
 学生讨论后发现:方程的两边都有含x的项(3x与4x)和不含字母的常数项(20与-25).
 设问2:怎样才能使它向x=a的形式转化呢?
 学生思考、探索:为使方程的右边没有含x的项,等号两边同减去4x,为使方程的左边没有常数项,等号两边同减去20.
 3x-4x=-25-20… (2)
 设问3:以上变形依据是什么?
归纳:像上面那样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,叫做移项.
设问4:以上解方程中“移项”起了什么作用?
学生讨论、回答,师生共同整理:
通过移项,含未知数的项与常数项分别位于方程左右两边,使方程更接近于“x=a”的形式.
三、课堂练习
1.学生练习课本P90练习第1题.
2.解下列方程:
(1)3x+5=4x+1;  (2)9-3y=5y+5;
(3)3b+4=5b-6 ;    (4)7-6x=-2x+3.
四、综合应用,巩固提高
1.讨论学习课本P90例4.
2.将一块长、宽、高分别为4厘米、2厘米、3厘米的长方体橡皮泥捏成一个底面半径为2厘米的圆柱,它的高是多少?(精确到0.1厘米)
3.课本P90练习第2题.
五、课时小结
1.今天你又学会了解方程的哪些方法?有哪些步骤?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?
2.现在你知道前面提到的古老的代数书中的“对消”与“还原”是什么意思吗?
3.今天讨论的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又有何共同特点?

资料名称: 3.2解一元一次方程(一)——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学设计(2课时)
文件大小: 70K
文件格式: doc
版本年级: 3.2解一元一次方程(一)——合并同类项与移项
下载地址:
进入高速下载页 进入本站下载页
本站说明: 下载说明  阅读说明
 相关资料

 3.2用移项、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(第2课时)课时训练2含答案 18-10-30(试卷)

 3.2用移项、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(第2课时)课时训练1含答案 18-10-30(试卷)

 3.2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(第1课时)课时训练含答案 18-10-30(试卷)

 3.2用移项、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(第2课时)预习课件 18-10-30(课件)

 3.2用移项、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(第2课时)听课课件 18-10-30(课件)

 3.2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(第1课时)预习课件 18-10-30(课件)

 3.2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(第1课时)听课课件 18-10-30(课件)

 七年级数学上册《3.2.2用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》ppt课件 18-09-02(课件)

 七年级上册《3.2.1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》ppt课件 18-09-02(课件)

 《3.2解一元一次方程(一)——合并同类项与移项》教师用书(pdf版) 17-12-15(教案)


 

 交互区
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
 学科分类
小学语文 小学数学 小学英语
小学科学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
初中英语 初中科学 初中物理
初中化学 初中生物 道德法治
初中历史 初中地理 高中语文
高中数学 高中英语 高中物理
高中化学 高中生物 高中政治

[微信公众号]   版权所有@12999教育资源网